线阵探测器为系统选配,能够实现扇束DR/CT的功能,而且与面阵探测器相比,其单层扫描速度更快,图像质量更高。
线阵探测器又分为直线形线阵探测器和弧线形线阵探测器,二者均可配备准直器,提升图像质量,相比之下,直线阵探测器空间分辨率与测量精度较高,弧形线阵探测器灰度级别与密度分辨率较高,图像质量更好。
面阵探测器为全系系统的标准配置,可以实现DR/CT全部基本功能。
同一系列产品中,射线源能量越高,穿透能力越强,可检测工件厚度越大,密度越高。
开放式透射靶微焦点射线源功率低,焦点尺寸小,适合低密度、小尺寸,高精度工件的检测需求。
开放式折射靶微焦点射线源功率高,焦点尺寸变化范围大,可覆盖各种尺寸、不同精度的检测需求。
A:并不能简单划等号,但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,例如您想要看清样品中存在 X μm大小的特征结构,则设备的分辨率需要达到 X÷3 μm左右,才能成功表征。反之,若针对您的样品,设备可以实现最低 Y μm的分辨率,则在成像结果上可以看清样品内 3*Y μm左右大小的特征结构。
A:DR(数字射线照相)和CT(计算机断层扫描)都是利用X射线技术进行成像,DR是2D图像,CT在DR基础上,围绕着旋转轴拍摄数千张DR图像,然后通过软件重建为3D图像,提供更易于可视化和分析的3D内部数据。
A:CT结果数据时是raw文件格式的数据,可以通过Avizo, Dragonfly, Vgstudio, ImageJ等商业化软件打开,数据的格式是位数+长度+宽度+高度,例如Slice16bit_w1088h1088z2205, 位数16bit, 长度1088,宽度1088,高度2205,单位是分辨率大小。
A:高温环境有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种升温方式,升温、扫描全程都为通过软件程序控制,仅在标记段实现目标温度,并可以进行真空气氛保护。经过实测,在样品外几厘米处温度已下降至常温,所以不会有安全性问题。
A:并不准确,受限于X射线扫描成像的效率(最低也要10+分钟),所以原位CT并不是实时观测到样品内部结构演变,而是在达到选定的工况阶段时保持状态开始X射线扫描,扫描完成后加载到下一个阶段,直到选取的几个阶段扫描完成。
例如某个样品选取在1000℃环境下,0N,300N,700N,2kN四个拉伸阶段,则会在加载至1000℃稳定温场后开始加载拉力,每到一个阶段进行一次扫描,最终得到不同阶段的内部结构演变。
A:225kV的CT设备穿透性的确比160kV的CT设备好,能覆盖更广的密度范围,但同时意味着其射线源的焦斑大小变大,极限分辨率反而不如低管电压设备。
A:是的,所以为了保证成像质量,请尽量把尺寸做的小一些,例如同一个材质样品,尺寸20mm最高分辨率只能实现20μm, 而尺寸5mm时最分辨率可以达到5μm。但对于高密度样品,例如密度>8,超过了穿透能力,小尺寸也难以保证成像效果。
A:X射线CT是基于穿透性成像的,在管电压恒定情况下,样品密度越高,穿透越难,成像效果越差。在样品密度恒定的情况下,样品越小,分辨率越高。
A:能实现多高的分辨率,是结合样品密度、样品尺寸、扫描时间、设备能力的综合结果,极限分辨率也意味着极限的样品密度、极限的样品尺寸、最长的扫描时间,所以适度抉择。